香蕉蛋糕,剛上桌香氣就憑藉熱度入鼻,外層餅皮雖乾但很薄不造成缺點,反而添加了一股淡淡的焦味。
中間蛋糕部分,切下去時有種熱麻糬的觸感,入口軟度適中,不到綿蛋糕的程度,卻也不會充滿了麵粉味。
香蕉蛋糕,剛上桌香氣就憑藉熱度入鼻,外層餅皮雖乾但很薄不造成缺點,反而添加了一股淡淡的焦味。
中間蛋糕部分,切下去時有種熱麻糬的觸感,入口軟度適中,不到綿蛋糕的程度,卻也不會充滿了麵粉味。
1/18為了去武廟拜拜來到台南,順便跟墨村小夥伴吃飯,
於是我親愛的醉醉就載著我去武廟,也再度逛了赤崁樓。然後就是吃貨的表現時刻,度小月、棺材板、卡士達蛋捲www
世界充滿了愛呀
然後小小迷路後找到了這家店,看著外觀就好喜歡。
布朗尼。
表層較脆,烤巧克力的味道有出來。整體乍吃覺得充滿空氣,味道不夠濃郁,如果是冷蛋糕就算不上好,但是熱蛋糕會自然散發香氣,不愛吃太甜的人適合食用。
有微量果仁,個人偏好多點。
大口才能連著表層味道一起入口,吃起來比較香但不會過於濃而膩口。
司康餅,熱呼呼的聞起來像是鳳梨酥的外皮,咬下去稍脆彷彿咬蛋黃酥,內餡很香,平時不愛司康因為乾澀,這就不會,微軟綿密。
沾上濃濃的芒果醬,冰涼在口中散開,夏日消暑,又接上司康的溫暖,讓無甜味的餅帶上不同的香。一口吃下,口腔殘留芒果味,殘留時間極長。忽然就想來一杯三分糖微冰的芒果綠啊!
純手工的感覺和機器蛋糕果然不同,特別紮實,底部明顯鮮雞蛋味道,略硬,有軟麵包的感覺,中間綿蛋糕很雲朵,乳香留存口中的時間很長,口腔熱度會增加香氣,擺在舌尖會有乳酪味,涼涼的,低甜度所以入喉不會有味道滯留,也因此不適合跟巧克力醬一起食用,風采會被搶。
玫瑰拿鐵果然要熱的才能悶出香。
南瓜濃湯,湯濃稠到像醬,舀起時可以看到層層果渣紋路,熱濃湯在舌尖散發甜味,在舌根發香,吞下後會出現淡淡南瓜子的氣味。
烤麵包表皮有鹹乳酪,像麵包棍的感覺。搭著厚厚一層濃湯,當麵包和南瓜香氣結合,南瓜味會被保存在麵包空隙裡,如果是熱軟麵包氣味可以更持久。麵包在口中被濃湯軟化後,會讓濃湯散出非常細微的苦味,就像後勁,會忍不住再直接一口南瓜濃湯。
南瓜派,入口濕軟濃郁,入喉因餅皮而乾澀,南瓜香滯留口中的時間略短,不過和食物入喉速度不同,可以延長味覺。
餅皮與南瓜餡互相調和乾濕,不宜分吃。餅皮味道留存時間較長,由乾轉悶香,南瓜餡單吃會被果仁的苦搶味。
餅皮處沾巧克力醬可以增加整體甜度,沾在南瓜處會混淆味道層次。巧克力醬單吃像M&M巧克力。
鮮奶油味道淡,入口即化,不喜歡蛋糕奶油的可以嘗試。和派一起吃味道會被派吃掉。
香草冰淇淋混雜著巧克力碎片的口感,先吃一口再啜一些濃縮咖啡,咖啡的酸苦會瞬間衝擊,接著再吃一口冰淇淋緩和,不吞下,直接配咖啡,就可以嚐出淡淡甜味。
最後直接把咖啡淋上冰淇淋,咖啡就成了佐味,不會酸,冰淇淋的部分香草味道會柔和下來,融化的部分像在喝拿鐵。
喝完後嘴中還殘留咖啡香,以及碎片,把碎片咀嚼後口中會散開生巧克力的味道蓋過咖啡味,最後剩下兩腮隱約留著冰淇淋的舒涼。
焦糖布丁。吃的時候必須要慢慢吃,直接挖一匙吃下肚,就感覺不出任何味道。
當布丁含在嘴裡,在舌面與上顎之間攤開,那種柔軟又帶著重量的香氣,雖然不濃郁也不會殘留氣味,但是卻有著充實感。一匙接著一匙在口腔壓開、吞下,當覺得略為乾澀時,配上底部的焦糖汁,瞬間舒潤起來,初嚐之下難說口感。
喝口水,洗掉味道,再重新吃一口,糖味中帶著焦味(明確分割出糖與烤焦的兩種味道是令人小小驚訝的),混入淡淡布丁香,不過份甜膩,是吃完了會瞇起眼睛回味的甜點。
生活一直很愜意,現在校內有了咖啡廳,更能隨時享受窩在古典沙發和屏風後,喝咖啡看落地窗外花草的悠閒。
起初是慣例喝咖啡外帶,近期則愛上一杯咖啡一份甜點窩在店裡。
本來是每次去都會問:「今天有什麼甜點?」
先上環境圖。
每次去健身房回來都回經過Mit Café,一直很想吃一直沒有吃,今天為了躲雨就進來了,本來要吃黑鑽蛋糕不過賣完了可惜。咖啡是瓜地馬拉天堂農場咖啡。對咖啡不求甚解(其實是只會喝不會品)所以不做任何評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