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小蝶科普時間:沒有一般潛水鳥類的蹼足,但眼睛有層白色瞬膜,可以維持水中視力的神奇小鳥。喜歡在水中蘿蔔蹲,暱稱「巧克力」。冬季育雛,為台灣本島留鳥中最早開始繁殖的鳥種,喜歡築巢於溪邊岩壁的狹縫裡。為生態指標鳥,溪流中看到河烏活動時,應該感到慶幸,代表這個流域的水質未受污染。
(2015雪霸國家公園)
(2015雪霸國家公園)
(2016大雪山)
(2016大雪山)
雪小蝶科普時間:沒有一般潛水鳥類的蹼足,但眼睛有層白色瞬膜,可以維持水中視力的神奇小鳥。喜歡在水中蘿蔔蹲,暱稱「巧克力」。冬季育雛,為台灣本島留鳥中最早開始繁殖的鳥種,喜歡築巢於溪邊岩壁的狹縫裡。為生態指標鳥,溪流中看到河烏活動時,應該感到慶幸,代表這個流域的水質未受污染。
(2015雪霸國家公園)
(2015雪霸國家公園)
(2016大雪山)
(2016大雪山)
雪小蝶科普時間:
花鳧又名白鴨、冠鴨、掘穴鴨、潦鴨、翹鼻鴨。是所有雁鴨科鳥類中是最顯眼、最漂亮的,美麗的「黃白雙鳧」就是指瀆鳧與花鳧。
雄鳥的頭部和上頸為墨綠有光澤,肩部至飛羽、尾尖端綠色;胸部有一栗色橫帶;喙赤紅色,基部生有一個突出的紅色皮質瘤,顏色艷麗,腳桔紅色。
雌鳥羽色分布相近,但形體較雄鳥略小,體色略淡,嘴基上沒有皮質肉瘤。主要在淡水湖泊、河流、鹽池、鹽田及海灣等處等濕地活動。
雪小蝶科普時間:紅頭長尾山雀又名紅頭山雀,暱稱小叮噹、小老虎、紅寶寶兒。喜歡倒吊。長度約10公分。頭及腰為赤褐色,有一條寬而黑之腰帶,尾羽為濃灰色,飛羽為黑褐色,腹白色,成鳥喉處有黑色濃斑,嘴黑色,腳紅褐色,尾下羽為濃栗色。
雪小蝶科普時間:黃頭扇尾鶯背部黑褐色,羽緣黃褐色,形成暗色縱斑,翼及尾黑褐色,羽緣較淡,胸淡黃色,腹白色。繁殖季雄鳥頭部近白色,故又名白頭錦鴝,非繁殖季頭頂參雜黑褐色斑蚊。繁殖期若有雌鳥飛過雄鳥的領域,雄鳥會像雲雀般往天空邊飛邊叫,飛上去之後又繞圈鳴唱,之後向下俯衝,再以波浪狀飛行經過自己的領域,會重複這樣一連串的展示行為並追逐雌鳥,或停在附近對著雌鳥發出『滋滋』的叫聲。
招牌驚恐臉(不)
自由伸縮的脖子(X)
雪小蝶科普時間:小鸊鷉是鸊鷉科最小的鳥,常被誤會為鴨子。讀音「屁蹄」,常被縮寫成小PT,台灣普遍留鳥,但是生性害羞機警,只要一有人靠近進會秒速潛水,而且下一刻出現在極遠的地方。雌雄羽色接近,幼鳥頭部至頸部為黑白褐三色,還喜歡擠在父母背上。
-------
成鳥
雪小蝶科普時間:白腹鰹鳥又稱棕色鰹鳥,因愛吃鰹魚得名,不怕人,可以輕易被捕捉,以前水手稱牠們「笨鳥」。體長約八十公分,展翼時大約兩百五十公分,成鳥胸部純白,其他部位為棕色,平直嘴,周裸皮和喉囊均為黃綠色或天藍,淡黃色趾。
何方妖孽,還不速速報上名來!
雪小蝶科普時間:白腰鵲鴝俗稱長尾知渣,公鳥聲音優美愛唱歌,外觀亮眼,是鳥店裡所謂的「長尾四喜」。不過也是與台灣本土鳥種彼此之間競爭巢位、食物,以及捕食台灣特有昆蟲、蜥蜴、青蛙的強大外來種。
第一次看到白腰鵲鴝是在台北植物園,台北植物園也是白腰鵲鴝逃逸在外的最初發現點。
雪小蝶科普時間:黃胸藪眉俗稱藪鳥,媒婆鳥、美人痣、蕃藷仔鳥、蕃藷鳥仔,又因為喜歡在闊葉林底層蹦達所以叫做老鼠鳥(「藪」字義為「灌叢」)。主色深綠,嘴下方有鮮黃色斑點,被戲稱三八痣。個人覺得長得很卡通。
很久以前拍的成鳥,後來再拍到的都是年輕的。
小鳥time又到囉!
雪小蝶科普時間:小燕鷗是夏候鳥,每年乘著西南季風來台繁殖,通常出現在海岸的河口、魚塭地帶。全身體態纖細修長,尾巴很像燕子,收縮起來的翅膀長度會比尾巴的長度長。繁殖的季節,腳和嘴巴會由黑色轉變為黃色,眼睛前的黑毛額頭會變白色。鳥寶寶是奶油灰色或白色,羽毛上有稀疏或密集的黑點。
那天拍照時,聽說海邊的工作人員說台灣本島剩一兩個地方有小燕鷗繁殖了,所以不能再對外透露地點。
於是乎今天只能露鳥了(X)
雪小蝶科普時間:酒紅朱雀別名朱雀、台灣朱雀,公鳥有白色眉毛兒,除了飛羽與尾巴為暗褐色。次級飛羽內側有四塊小白斑。母鳥為黑褐色,沒有眉毛,整體散佈暗色細縱斑。喜歡在地面啄食,也愛吃遊客食物渣渣。
雖然常去水田拍鳥,但其實都是去倒在車上睡覺(?)因為水鳥在雪蝶眼中只有大中小之分,每種都長得差不多啊,很難辨識就懶得拍,不拍就不用煩惱分類(抹臉)
雪小蝶科普時間:鷹斑鷸是休耕田中最先抵達的鳥類,也是數量最多的。身上有許多白色斑點。
雪小蝶科普時間:台灣叢樹鶯又叫高山短翅鶯、褐色叢樹鶯,春夏之際會發出類似打電報的滴滴答答聲音,所以也稱作電報鳥。雌雄羽色相近。
那天拍這隻鳥的時候被鳥翅打頭,感覺真幸福(不)
牠不怎麼怕人,站到一公尺左右牠都依然故我的高歌www
雪小蝶科普時間:火冠戴菊(台灣戴菊),台灣特有種。黑色的眼睛與一圈黑眼線,又被稱作僵屍鳥。公鳥開冠時呈現美麗的火橘色,是全世界五種戴菊中最漂亮的。
最近兩次去大雪山都有拍到火冠戴菊,只可惜沒有拍到公鳥開冠。不過春假去時剛好碰到育雛!!兩天看著小小鳥擠在樹上吃蟲、練飛(心花怒放)
類單缺點嚶嚶嚶,火冠戴菊都沒拍到比較細緻的OAQ
台灣兩種啄花鳥分別是紅胸啄花與綠啄花,都是特有亞種,都是短尾巴。
紅胸啄花生活在中高海拔,雄鳥身上有紅、橙、藍黑、深藍、乳黃五色,雌鳥是橄欖綠的背部,乍看和綠啄花挺像的。
而綠啄花不分公母都是橄欖綠為主色,生活在中低海拔。
紅胸啄花雄鳥
雪小蝶科普時間:黑面琵鷺又稱黑琵,雅號「黑面天使」、「黑面舞者」,是琵鷺屬中體型最小的,常與白面琵鷺混群。冬候鳥、全球性瀕危鳥種。在中小學課文中可見(?)
應該看得出來是接近黃昏的時候拍攝的(?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