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茶館】和合青田〈牆與樹後的秘境,仲春茶席〉二訪

和合青田二訪,仲春茶席,是與去歲下半年講座全勤之友們約定好的聚會。

進入和洋茶室等候人員到齊,開始聆聽茶與建築物的故事,

這一次有記住了非遺傳承人蘇國文所說的「遠看是森林近看是茶樹」這樣的優良林下種植生態循環系統。

🌿

之後品飲悶泡的甘露以及藏壽,來體會生熟茶的差異。

6g的藏壽兌兩公升水,氣味清甜,中調有木質樹香,尾韻是森林樹皮味。

稍事休息讓匆匆而至的身心停頓後,再換上木屐,進行露地漫步(茶館巡禮)。

這一次來,前院的梅樹已經隱約冒出了果子,再過一陣子就可採收釀梅酒。

🌿

茶品:2022甘露-無極熟皇(烹)、2020藏壽-無極原生(燜)

【茶館】和合青田〈牆與樹後的秘境,仲春茶席〉二訪

「見月茶席」被不同的樹木包圍,與上次不同的是,

樹頂修剪,一線窺天,光線不再是透過樹葉灑落,而是暖暖地直照,

讓水面的波光粼粼更加耀眼。

淨手合影後,進入榻榻米鋪墊的和合續間,這次的夥伴正好都學過日式茶道,大家紛紛討論起不同流派的榻榻米行走規矩。

先是邊品用燜泡芒景古樹春茶,邊聆聽布朗族與茶魂樹的故事,另外這次也才留意到,布朗族烤茶主要是因為當年新採的茶會比較寒,炙烤目的正是為了去茶寒添麥香。

在烤茶晃動茶葉的階段叫做「百抖茶」,當茶葉烤出微微焦香後,注入滾水時,發出嗤嗤響聲,名為「雷響茶」。

2017芒景古樹茶餅,聞著有奶綠香,悶煮的茶比較厚、醇,有層次感,杯底香香味有厚度且有悶熱氣,而烤過的茶湯較薄,有高香,杯底香較淡(也可能因為用陶杯吃香),不過有著淡淡蜜香。

🌿

茶品:2017芒景古樹春茶(燜)、2017芒景古樹春茶(烤)

【茶館】和合青田〈牆與樹後的秘境,仲春茶席〉二訪

【茶館】和合青田〈牆與樹後的秘境,仲春茶席〉二訪

🌿

茶品:2015薄荷塘、2018甘露金丹

茶點:茶香糯米粑粑、蔓越莓司康(藏壽曬紅芝麻抹醬)

🌿

品用完兩種風味的古樹茶,稍作休息就進入到了行茶階段,

這次我們來到「六合茶屋」,挑選了兩支茶,其實滿想試試白茶,或者再喝喝藏壽曬紅,

最終被「薄荷塘」這個看起來很美味的產地名稱給吸引了,瀾滄江以東,易武附近的地名。

以及上回在百合會館喝了「甘露銀丹」,目前用眼欣賞了金丹後,這回茶單上有列出,便選了它。

「薄荷塘」由我來泡茶,8g生茶高溫需快沖快泡,

前三道20s - 10s - 20s,後面再慢慢加上,

速度正是我不拿手的,還好結果算是滿順利,茶香柔和,帶有一些麥穗香。

三道單喝,四五一起,泡泡消失的慢,很順口不澀,到六七道我都直沖才比較有普洱的山野味。

【茶館】和合青田〈牆與樹後的秘境,仲春茶席〉二訪

【茶館】和合青田〈牆與樹後的秘境,仲春茶席〉二訪

至於甘露金丹,可就要交由館長來沖泡了,功力尚淺不敢造次。

館長和大家說明了甘露金丹的故事,我也拿出上次銀丹的照片和沖泡影片與大家分享。

金丹一道微紅,有森林濕地低處的泥壤味;

二道發黑,稍微高一點的空間感,踩在碎石路上的感覺;

三四道已經有抬頭呼吸上方空氣的感覺。

喝完金丹就像是走了一趟森林小徑的感覺,特別有趣。

【茶館】和合青田〈牆與樹後的秘境,仲春茶席〉二訪

此時金丹已幾乎無味,但畢竟珍貴不能浪費,拿去抹YAMAZAKI吐司,

吃起來軟中帶沙粒口感,稍微大口點,不加上吐司的話,有一點茶香留在口齒間。

【茶館】和合青田〈牆與樹後的秘境,仲春茶席〉二訪

佐茶茶點一樣是茶香糯米粑粑和蔓越莓司康,

糯米粑粑口感像小湯圓,內有和合青田開幕紀念茶禪悅,比上次吃得更清爽一些,苦味降低不少。

【茶館】和合青田〈牆與樹後的秘境,仲春茶席〉二訪

蔓越莓司康表面保有焦糖脆脆的顆粒,綿密不乾,

這次搭配藏壽曬紅芝麻抹醬,先奶油後微微茶香,加上芝麻顆粒增加層次感。

🌿

最後因為在場多數人有在南部生活過,於是館長也分享的白水煮茶的地域水質差異,

生茶軟水泡的好喝,比如北部水硬度60度以下就很適合,

中部100~200度的水則是煮茶好喝,品水也是一門深奧學問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FB:和合青田
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heheqingtian/
官網:https://www.hehe-qingtian.com/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雪蝶 的頭像
    雪蝶

    浮雪憑花空醉蝶

    雪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