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攝影/徐行;後製/雪蝶;模特/雪蝶)
——漢服,即漢民族的傳統服飾,自「黃帝、堯、舜,垂衣裳而天下治」始,直至明末清初,一直為華夏民族主要服裝特徵。至剃髮易服,延續三千多年的漢服終於停滯、斷代,至今三百年。
(攝影/悅蘭芳;模特/雪蝶)
華夏,有服章之美謂之華,有禮儀之大故稱夏。
有言云:「華夏復興,衣冠先行;始於衣冠,達於博遠」。此些諸多,是漢服復興十餘年來,同袍之間朗朗上口的字句。而如今,「衣禮協行」,我想更應是致力所向。
(攝影/雪蝶;模特/雪蝶)
漢民族的傳統服飾,三千多年來演變出了許多的款式,如同現今服裝流行一樣,隨時代變換。也融入了其他民族的風格,兼容並蓄。其中最顯著的特徵為「右衽」(開口向右,左襟掩右襟)及「中縫」(上衣胸前和背後的垂直縫線,表示為人正直)。
(攝影/雪蝶;模特/君)
「豈曰無衣,與子同袍」。服裝斷代後,每每我們總欽羨著日本(的大和民族)有和服、韓國(的朝鮮族)有韓服、越南有奧黛,或是不論東西方,其他民族或國家皆有著自己的服飾。唯獨漢人以滿族服飾為自己的衣裳,又有見取不出自家服飾,而西裝現身。
(攝影/雪蝶;模特/Kathy)
漢文化流傳久遠,有詩書、文物建築,獨獨缺乏服飾,它們被陳列在博物館中,而人們還以為電視劇裡花稍的古裝就是先祖的衣裳。
如今,為了找回自己的傳統,找回自己的身份,越來越多人努力著,讓漢服重回大街之上,重拾世界的眼光。
(攝影/雪蝶;模特/千夏)
-------
部落格裏面只有文章和照片,想知道生活小事,歡迎關注FB專頁:雪蝶。